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爱学馆股票论坛

搜索
查看: 360|回复: 0

大话论“股评”,一家之言,未尽之处,欢迎补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8 09: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下,在个性化写作的财经类文章中,股评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这是中国财经文坛一个独特的景观。在证券类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网站上,股评是必设之栏目。我估计,将股评作者数量和读者数量这两个指标分开统计,中国在全球应该是无可争议的“双冠王”。

  股评文章之所以如此火爆,原因很多。而股评自身具有其功能,是诸多原因中的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股评文章大约具有以下七种功能:

  第一,投资指导功能。股评文章的作者,不乏投资理财高手。这些人对于国内外宏观经济大势、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以及股票走势的技术图形,有着独到的理解与把握,他们所写的股评文章,自然对读者有所启发。只要你有一双慧眼,就会在众多的报刊专栏或网站博客中识得真金。据我个人的阅读经验,股评作者中,还真的有一些以助人发财为乐的“活雷锋”。

  第二,信息整合功能。在信息爆炸的当下,财经资讯令人目不暇接。而一些股评文章,对鱼龙混杂的海量财经资讯进行了筛选,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很多股评文章,见解固然平庸甚至出错,但对于重大的财经资讯却整理得相当及时且简明扼要。既如此,何乐而不读?当然,阅读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第三,情感慰藉功能。买了股票后,就要接受该股票上涨、下跌或横盘的考验。与之相对应的,是股民的喜悦、痛苦或焦灼的情绪变化。这种情绪如何分享或慰藉?看股评。因为股评对于个股的判断永远有三种类型:看涨、看跌、看平。股民可以从中各取所需,获得情感共鸣。否则,老盯着K线图、总是牵挂着股票市值的日子还真不容易打发呢。

  第四,娱乐审美功能。股评这种文体的产生,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写股评的人,大多思想灵活,敢于吃螃蟹,善搞新花样。比如“多头”、“空头”、“斩仓”、“割肉”、“逼空”、“诱多”、“光头光脚”这些词的发明,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还别有一种审美趣味,而且,它们组合后写成的股评,让大盘或个股的走势变幻成刀光剑影的江湖,比如“多头步步紧逼,空头无心恋战”、“主力在2500点重兵布防”、“就地卧倒,绝不割肉”等等,读起来如武侠小说,过瘾且娱乐。

  第五,牢骚发泄功能。中国股市20年来,跌多涨少,熊胜于牛。在“七亏两平一赚”的循环劫中,伤痕累累的股民自然牢骚满腹,而牢骚是不能久憋的,要发泄出来才有利于身心健康。写股评就是一个很好的排遣通道。

  第六,挣取稿费功能。有市场阅读需求,就有职业写手供应产品。一篇千把字的股评文章,稿费通常在百元左右,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牛市中,写股评挣稿费的以文学青年为主;熊市中,一些券商分析师为了补贴家用,也会放下身段写股评挣稿费。

  第七,坐庄诱骗功能。庄家先行买入某种股票,再写股评吹捧,以便在股民抬轿子的过程中拉高出货。这就属于违法的范畴了。但是,一些所谓的“股神”、“老师”或“带头大哥”却常常铤而走险,乐此不疲。此类股评数量极多,到处亮相且无孔不入,对此,善良的股民要擦亮眼睛,高度警惕。

  上述总结,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未尽之处,欢迎补充。最后,用一句话作为本文的小结:股评可以参考,但不能迷信;可以娱乐,但不能愚人;可以创作,但不能下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