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馆股票论坛

搜索
查看: 442|回复: 0

巴黎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迎来股市背水一战

[复制链接]

93

主题

93

帖子

313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13

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11-23 16: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法国巴黎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投资者卖出风险资产。受此所累,亚洲股市纷纷下跌。那么,如果没有增长动力,投资又有何价值呢?

  根据瑞信集团发布的数据,以12个月为计算基点的话,外国投资者已经成为亚洲股票的净出售者,尤其是东南亚和韩国股市资本外流特别明显。2014年,外国投资者从马来西亚股市、泰国股市、印度尼西亚股市、菲律宾股市以及韩国股市分别撤资1.5%、1.1%、0.9%、0.5%和0.2%。
  与此同时,亚洲股市的估值相当引人注目。8月24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亚洲(日本除外)指数(MSCI Asia ex-Japan index)的预期市盈率仅为1.28倍,随后反弹。不过,9月29日,该指数再度跌至这个低位。

  如此低的估值,和2008年全球经济海啸爆发期间该指数的表现基本一致。当时,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亚洲(日本除外)指数最低跌至1.23倍。

  因为弄不清楚央行究竟在做什么,全球市场已经挠破了头。瑞信全球经济学家Paul Donovan指出,“三家央行,三个不同的方向。”

  他说,美联储会议纪要提供给市场的是一种未来兴奋。当市场最终普遍认为美联储终将会加息时,12月份就已经不是关注焦点。相比较2016年的紧缩循环,货币和量化宽松是一种更为急迫的担忧。

  随着市场为美联储八年来的第一次升息做好了准备,理解亚洲股市的好日子为何会离我们远去变得越来越重要。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8日公布的最近一次货币政策例会纪要显示,大多数与会者认为目前的经济状况适合在今年12月份开始加息。市场人士表示,加息决策几乎成为定局,“靴子落地”效应还将消除市场不确定性。
  纪要显示,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0月27日至28日举行的例会上,大多数与会者认为,基于当前宏观经济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就业和通胀的展望,到12月联邦公开委员会举行下一次例会时,将具备加息的条件。

  美联储主席耶伦本月初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发言说,美联储预计美国经济将继续增长,足以推动就业市场进一步改善并实现通胀率在中期回升到2%的目标。如果未来的经济数据支持这一预期,今年12月有可能加息。
  div>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称,10月的会议十分关键,美联储在会议上决定让利率保持在接近零的水平,但向全球市场提出警告,在今年的最后一次会议上加息的可能性非常大。一个旨在让市场做好准备的举动是,其10月的声明去掉了以前对海外潜藏的金融和经济风险的警告,这加大了在12月16日加息的可能。

  市场认为下月升息的概率已由17日的64%上升至72%。交易员和证券投资经理们表示,金融市场上,利率上调的预期十分强烈,一些人警告称,美联储要是出乎投资者意外不加息,其公信力将受损。
  美银美林驻纽约的美国利率策略师卡巴纳表示,如果美联储12月份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则可能会吓到金融市场。
  《金融时报》文章指出,很少有分析师或基金经理认为一次单独的加息会导致严重的不满,他们指出,美国的利率将长时期保持在极低水平,一些人甚至认为,一旦投资者认识到美联储加息未必意味着灾难,债券收益率甚至可能进一步下降,股市也会反弹。

  “加息会降低不确定性,而市场憎恶不确定性。”法国兴业银行高级策略师阿兰•博科布萨表示。

  欧洲央行内部存在不同声音。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该央行似乎并无太多选择。德拉吉的表态,已经让市场相信欧洲央行会进一步量化宽松,以至于不能宽松将会催生有害反应。

  日本央行的政策仍在讨论中。第三季度,日本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不过,这一点可能在日本央行官员们的预料之中,他们曾表示,单单是经济温和萎缩并不意味着更多货币宽松措施推出在即。”

  美元借款成本的升高肯定会终结“追逐风险和避开风险”的投资专制。在这种投资中,亚洲和新兴市场的上涨和下跌并不取决于自身经济或是公司基本情况的改变,而是取决于全球投资者的胃口。他们冒着便宜美元的风险,追逐更高的回报。

  在全球金融危机前,曾经有一段时间,全球投资者的胃口对亚洲市场来说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实际上,在过去的15年内,MSCI亚洲(日本以外)指数的表现超过了标准普尔500指数。按美元计算,MSCI亚洲(日本以外)指数在过去15年的收益率达到了约190%,而华尔街的收益率为90%。

  但这些收益的大部分是在金融危机前的十年内产生的。在过去的五年内,亚洲落在了华尔街的后面,亚洲股市在过去五年的收益率仅仅为25%,标准普尔500指数为110%。

  在这个期间,按美元计算唯一两个能击败标普指数的股市在亚洲中算是规模最小的,这两个股市是中国台湾和泰国。虽然亚洲股市在上涨繁荣年代的表现能超过标普,但在崩溃时期,它们的表现更差。

  亚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年代似乎是背后的推手。虽然目前新兴亚洲市场的经济增长率每年仍能超过6%,但比起金融危机前两位数的增长率,这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首先,很多层面来说,亚洲并不需要以一个如此快的速度增长。亚洲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年轻和充满活力了。

  据联合国消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在2010年达到了顶峰,泰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去年达到了顶峰,越南则将在明年达到顶峰。

  虽然目前亚洲仍有三个国家的人口仍在保持增长——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但看起来所有东亚国家的人口都紧随中国先后经过了顶峰。

  就像任何达到了中年的人一样,从现在开始,亚洲经济的未来将很大取决于质量而不是数量。

  其次,在金融危机前的十年,出口这个引擎驱动着亚洲经济的增长,如今这个引擎出现了反转。

  亚洲的出口曾一度有两位数的稳步增长率。2011年,亚洲出口增长率下降到了个位数,自此之后便持续跌落。

  亚洲出口为何会下跌,市场上充斥着各种理论:亚洲高升的成本把制造业推向了东欧和墨西哥;制造商把生产“重新放回”到了欧洲和美国;美国的经济恢复还不够强劲,不足以刺激对亚洲制造出口的需求;美国消费者的品味发生了转移,从购买电视,汽车转移到了购买服务如视频流和Uber出租车服务。

  第三就是中国经济放缓。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出现在了亚洲经济的图景中,并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成为了世界工厂。

  之后,中国稳步的占据着亚洲出口的大部分份额,把周边规模小一些的邻居都吸入了中国出口引起的滑流,产生了所谓的“雁形模式”,正像20世纪80年代日本所做的一样。

  在近年全球经济增长疲软之际,中国经济增速也在持续放缓,而且会通过多种途径对世界其他市场造成不同影响。

  中国经济对大宗商品价格有很大影响,因为中国在这个市场上扮演了双重角色:既是大宗商品的头号买家(受以往投资型经济结构拉动,中国消费了全球将近一半的大宗商品),又是主要的出口国之一。

  因此,如果中国经济转弱,那么世界主要供应国就将遭受伤害。

  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不同,新兴市场的债务承担者从政府转变到了企业。新兴市场非金融企业负债从2008年至今已经翻了三倍,截止今年6月,已经增长到了2.6万亿美元,美元在其中的占比更高了。

  据国际金融研究所(IIF),新兴经济体今年前五个月发行的债券中,有40%是以美元计价的,这一比例在2008年仅为10%-15%。并且,只有1/3的美元企业债可以用出售自然资源得来的收入进行偿还。

  随着本币贬值,这些新兴市场企业杠杆将进一步增加,这将导致更高的破产风险。

  人们担心的还有一点:人民币贬值。独立研究机构CreditSights建议,耐心等待IMF作出关于是否将人民币纳入其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最终决定,再来判断人民币会否贬值。

  人民币贬值将施压任何中国生产的大宗商品,比如钢铁,而对原油等其他大宗商品则没有多少影响。

  人民币贬值将带动新兴市场和大宗商品主要生产国的货币贬值,因为只有货币汇率贬值才能保持本国竞争力,但这可能令他们面临资本外流挑战。

  亚洲其它国家也紧缩其后。随着实际需求的放缓,亚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依赖于债务以刺激增长。

  在全球金融海啸期间,亚洲国家透过大量举债来支撑经济增长。但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这些国家却未戒除这个习惯。

  尽管这些国家的央行已经减息来拉贬货币,但经济增长却未加速,国内需求依然疲弱,薪金仍停滞不前,种种因素令债务更难偿还。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严重伤害到亚洲经济展望,进而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2007年至今,发展中国家举债占世界新增债务的将近一半,其中亚洲新兴市场占绝大部分。

  世界新增债务中,仅中国就占三分之一。2007年金融海啸开始前,中国债务对GDP比率为158%,与许多发达国家处在相近水平。然而自2007年起至今,中国债务对GDP比率大增,现为282%,已超过澳洲、美国、德国以及加拿大的水平。

  第一项风险,是房地产相关债务。债务中45%与房地产有关,包括相关建筑及原材料行业。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认为,如果库存过剩问题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将极大影响地产开发商偿还债务的能力,引起违约。

  第二项风险来源于未偿债务中,近三分之一是影子银行发行的。这可能反射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正如金融海啸时期的美国。中国企业保证金融资今年大增70%,这也是牛市的原因之一。

  第三项风险是地方政府债务高企。今年3月,下达地方存量债务人民币1万亿元的置换债券额度,允许地方把一部分到期的高成本债务转换成地方政府债券,可大幅减少地方政府利息负担。

  然而,这并不能解决长期问题。评级机构穆迪早前曾警告,地方债务为银行增加压力,可能会导致信用评级被调低。

  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和韩国等多个亚洲国家的债务水平,相较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更高。韩国、马来西亚和澳洲等一些国家的家庭债务与收入比率高于美国在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随着债务上涨和经济放缓,亚洲的公司盈利已经进入了萧条。据摩根士丹利消息,这种盈利的下行在过去四年内一直持续。

  泰国,马来西亚早在2013年,印度尼西亚2012年,印度2011年其各自的公司盈利就达到了高峰,随后相应出现下跌。

  对亚洲新兴经济体最有威胁的,是美联储加息的举动。如果美国长期利率预期升高,可能使资金大批逃出亚洲,打击股债价格,推升借贷成本,引发外汇市场剧烈波动。

  在东南亚,大部分本地货币债务是由外国投资者借出的,这些投资者在形势紧张时会迅速转移资金。上世纪90年代联储局加息时期,受到最大影响的便是印度卢比。

  面对美联储加息的可能,韩国比上次更加脆弱。韩国企业集团因亚洲金融危机受到重创,而现在韩国家庭债务对GDP比率已达81%,韩国银行业已经积累了过大压力。

  一旦美联储加息,投资者继续基于市场的实际收益来衡量市场,那么亚洲股市会变得更便宜。在这一点上,标普500指数上的国际公司与直接投资亚洲或是其它地方比起来可能能更好的代表全球增长。

  以MSCI亚太指数为代表的亚洲股市相对于收益来说可能显得便宜。但如果考虑到为了产生这些利润各公司的借款量,亚洲股市的价格就有点高了。

  一旦把债务考虑进去,亚洲股市只有三个市场还算得上是便宜货:香港,韩国,台湾。其中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股票(所谓的H股或是红筹股)特别值得关注。

  如果你相信泰国的公司能在明年把利润提升近20%,那么泰国的股票看起来是便宜的。同时,分析师预测印度尼西亚的公司可能会出现60%的利润上涨,如果你买进的是分析师的这种预测,那么印尼的股票也可以说是便宜的。

  最让人灰心丧气的是,亚洲股市一些最好的潜在价值被雪藏在了诸如印度,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股市内。在这些股市内,如果投资者能说服公司去进行结构调整,剥离非核心资产和削减债务,那么将会有大量的持股人价值会被释放出来。

  可惜的是,这三个市场都被权势家族或是政府紧密控制的公司主导了,而他们(权势家族和政府)也不太可能放弃对公司的控制。这些市场将不会有类似苹果,亚马逊之类的公司来扰乱现状。

  综上可见,对投资来说,利润最高的目的地还是华尔街,亚洲股市或将迎来背水一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