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馆股票论坛

搜索
查看: 65|回复: 0

今年2月以来,因股权质押“杠杆过高”,延安必(002411.SZ)的部分股东们频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0-2-12 12: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2月以来,因股权质押“杠杆过高”,延安必(002411. SZ)的部分股东们频频遭遇“平仓”,其控股股东新沂必康新医药产业综合体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新沂必康)自2019年2月14日起也发生平仓减持事故。
在深互动平台上,延安必康对此的解释是“大股东对公司发展一直充满信心,减持系质权人强制平仓所致,并非大股东主观意愿,公司相关股东已在与质权人积极进行协商,降低股权质押平仓风险。”
近期,延安必康又发生了多起“被动减持”,其中,仅6月11日一次披露的“被动减持”,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宗松及其一致行动人、公司控股股东新沂必康,减持股份就高达4636.82万股,占到了公司总股本的3.03%。
在诸多“强行平仓”、“被动减持”漩涡之中的延安必康,还有让市场关心的是其重组时候的募投项目“制药生产线技改搬迁项目”与收购的嘉安项目进度如何?
为了了解两个项目现场情况,2019年5月上旬和六月上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别两次来到新沂必康新医药产业综合体的所在地,经过实地查看发现,延安必康的“制药生产线技改搬迁项目”与嘉安养老健康项目进度或许并不如其年报披露的那样乐观。
连霍高速横穿江苏省北部,一路向西通往新疆的霍尔果斯,这条高速公路被誉为“中国最长的高速公路”。
当来往车辆在连霍高速上驶过徐州新沂的时候,连绵起伏的麦田突然戛然而止,映入眼前的是一些突兀且巨大的建筑物,有些外墙装饰已经竣工,有些还裸露着钢筋水泥的外墙,有些甚至仅有建筑物的框架,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建筑物就是新沂必康新医药产业综合体,延安必康(002411.SZ)当年重组时候承诺的“制药生产线技改搬迁项目”也在其中。
没有达到预计效益
延安必康是重组了九九久之后才得以借壳上市,按照九九久在2015年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显示,九九久当年是“拟发行9亿股收购陕西必康制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陕西必康)100%股权,同时配套融资23.2亿元。”
根据交易方案,陕西必康作价70.2亿元,九九久拟以7.8元/股的价格向新沂必康新医药产业综合体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新沂必康)、陕西北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陕西北度)、阳光融汇、华夏人寿、上海萃竹、深创投发行股份9亿股,购买其持有的陕西必康100%股权;同时以8.39元/股的价格向李宗松、周新基、陈耀民、薛俊、何建东非公开发行股票2.77亿股,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3.2亿元,主要用于陕西必康子公司必康江苏的“制药生产线技改搬迁项目”。
这个项目显然承载了重组方、股东方和市场投资者共同的希望,在九九久2015年7月28日发布的交易报告书(草案)中对“制药生产线技改搬迁项目”有过这样一段描述,“本技改项目计划在生产环节实现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信息共享,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在供应链管理上实现原材料和成品配送的管理与优化,并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强化统计分析及信息开发,提高生产效率并优化管理流程,实现生产运营的全过程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优化,全面提升陕西必康及其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效率。”
对于该项目投产后的未来盈利情况,交易报告书也做出了规划,“项目建成且全部达到设计产能后,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80亿元,利润总额22亿元左右,税后利润16亿元左右,投资利润率为37%左右。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31.32%,(税后):25.32%,税前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5.63年,税后(含建设期)6.22年;预计盈亏平衡点为38.59%(即项目实际销售收入达到全部达产后预计销售收入80亿元的38.59%,即实现盈亏平衡)。”
由于项目被十分看好,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九九久与陕西必康很快完成了此次重组。
2015年12月31日,九九久发布“关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权益变动暨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的提示性公告”, 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新增股份登记完成后,原实际控制人“周新基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比例由18.90%下降至5.25%;新沂必康持有本公司46.40%的股份,成为本公司控股股东;李宗松通过控制新沂必康和陕西北度间接控制本公司48.33%的股份,成为本公司实际控制人。”
由此,交易完成,陕西必康实现借壳上市。2016年3月4日,九九久发布公告,公司名称变更为必康股份。
但是,这个技改搬迁项目却迟迟没有兑现该有的承诺。
根据必康股份2016年年报显示,“制药生产线技改搬迁项目”的投资进度为0,没有达到预计效益。一年之后,必康股份2017年年报显示,“制药生产线技改搬迁项目”的本报告期内投入金融为23545.2万元,投资进度为10.30%,没有达到预计效益。
到了2018年年报时,延安必康(即必康股份更名后)年报显示,“制药生产线技改搬迁项目”的本报告期内投入金融为114089.5万元,投资进度为60.23%,还是没有达到预计效益。
延安必康证券事务代表罗旭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披露的进度仅仅是投资进度,而不是项目进度,“整个技改搬迁项目是45个亿的总投资,60.23%只能代表我的募集资金22个多亿里面投了13、4亿资金。”
项目建设进展堪忧
按照罗旭的说法,贴着连霍高速的路口两边的1—9号的九个厂房,就是延安必康的“制药生产线技改搬迁项目”。
在项目现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九个厂房的土建与钢结构厂房已经完成,但是有些厂房的外部幕墙装饰有损毁,包括一些玻璃的破损。
厂房附近杂草丛生,车间之间的外部路面尚没有进行水泥施工,多数是夹杂着建筑垃圾与杂草的黄土路,没有看到任何工人或者安保人员。
在4号厂房门口,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其厂房上面的标识是“眼科制剂车间”,厂房四周还有罗拉的排水管。当走进这个厂房之后,里面显得空空荡荡,只有一根根钢结构的立柱支撑在那里。整个车间被分为上下两层,地面都是是简单的水泥地面,积累着许多像棉絮一样的灰尘和垃圾,显然许久未曾有人进来。
阳光从外面照射进来,斑驳的地面上还有一些没有及时处理的建筑垃圾。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随着4号车间内部的楼梯上到二楼,楼梯没有讲过任何处理,遍布灰尘和砖头,二楼上面也都是未经处理的水泥地面、灰尘和建筑垃圾。
罗旭在电话中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4号车间的确是要生产眼药水的车间,“但是,这材料的生产技术还没有跟这个GMP那边沟通完,几条生产线还在调整。”
但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4号厂房里面没有看到一台生产设备,或者生产机器,也没有看到工作人员。
在不远处的9号厂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上面写着“生物制剂车间”。和4号车间的景象差不多,9号车间里面除去钢结构的厂房以外,剩下的就是灰尘、建筑垃圾,还有一些碎石子地面,以及裸露的钢筋。
有一些地方还在漏水,地面形成水迹的地方已经有了青苔,没有看到任何有生产设备和工作人员的迹象。
对此,罗旭在电话中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9号厂房的确是生物制药的车间,“因为产品的一致性评价还没过完,所以我们想等他一致评价过完,确定性更高的时候,我们再把这个消息放出去。”
罗旭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九个厂房中,1号厂房是准备做医药耗材的,由于市场变化较大,“我们没有提到太前面做,具体决策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