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市界 彭硕
编辑 老猫
仿佛是一夜之间,中药迎来了春天。
近几个月来,有关中成药价格上涨的新闻层出不穷:片仔癀12年间提价了14次,枇杷膏在美国涨价十倍仍被卖脱销,东阿阿胶去年12月份再宣布上调出厂价,同样宣布涨价的还有藿香正气口服液、马应龙痔疮膏……
11万元的安宫牛黄丸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有不少商家最近在回收老版安宫牛黄丸,回收价多在千元以上,有的价格甚至能到达到万元。早在2017年,一颗生产于上世纪60年代的安宫牛黄丸甚至被炒出了11万元天价。
安宫牛黄丸是什么?在同仁堂的官网上,安宫牛黄丸被公司放在王牌名药一栏,并将其排在第二的位置。其功能主要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
根据专家介绍,安宫牛黄丸是一种用于开窍醒神,清热解毒的急救用药,常见用于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脑出血、败血症等症状。在很多人眼中,安宫牛黄丸是救命药,中风发作来一粒,有起死回生之效。
正因为是救命神药,安宫牛黄丸价格一直不低。天猫商城显示,同仁堂产的安宫牛黄丸有两种,一种用绿锦盒装,单颗售价在218元;另一种是红锦盒版本,单颗售价在560元。客服人员告诉市界, 两种版本成分不同,所以价格也不同。红盒安宫牛黄丸是包金衣的大蜜丸,金衣就是外面有一层薄金箔纸,可以一起服用的,加强药物镇静安神的功效。而绿盒安宫牛黄丸不含金衣的,其它成分基本相同。
但据市界了解到,两款价格不同主要体现在产品用料的不同。红盒的产品用料中使用的牛黄和麝香都是天然的,而绿盒中这两项都是人工合成的。在患者看来,人共合成的牛黄和麝香不能满足药效,也不符合配方标准。因此价格较低。

涨价的背后还有传奇故事;
尽管安宫牛黄丸由来已久,但这款中药在近年的快速走红还和一段传奇的“起死回生”故事有关。
2002年5月10日,一列从伦敦开往剑桥的客车在途中突然脱轨,车上的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受重伤。据新华社当时报道,刘海若被送抢救的第一天,医院即发出病危通知,并判断她已“脑死亡”。
6月8日,国际SOS救援中心将刘海若送到北京宣武医院治疗。宣武医院医生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采用现代高压氧舱、电刺激和神经营养治疗外,还每天施以针灸和中药治疗,同时配合有计划的康复训练。中医治疗过程中,医生为其“灌饲”的中药中就有安宫牛黄丸,用药两周后,刘海若海若恢复意识,逐渐康复。

刘海若在做康复训练(图源:视觉中国)
当时很多报道都有意提及了中药安宫牛黄丸的神奇疗效,刘海若生命的挽回也就此和安宫牛黄丸的神奇疗效划上了等号。尽管宣武医院专家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安宫牛黄丸是一种好药,但在救治刘海若的过程中作用有多大还很难说。宣武医院中医科原主任李宗信也曾向媒体表示,不能说是安宫牛黄丸治好了刘海若的病,而是综合治疗手段挽救了她。
但这并没有影响大众对这一中医神药的追捧。凭借一波一波的营销攻势,安宫牛黄丸一跃成为中药界的“网红”,听说它有“保命”的功效,众多消费者慕名购买。
有疗效是一方面,老安宫价格的走高还和外界炒作离不开关系,炒作的点就是新安宫中没的一味中药——犀牛角。
安宫牛黄丸成分此前的成分中含有犀牛角,但在1993年之后犀牛角开始被水牛角取代,原因是当时中央出台动物保护政策,禁止对犀牛角的贸易和使用。人们普遍相信,用犀角的安宫牛黄丸药效更佳。
值得一提的是,93年前之前出产的安宫牛黄丸都没有写上保质期,让人以为药效能持续很久,又使得该药品就具有了一定的保值属性。近年来,很多店铺在回收烟酒、冬虫夏草外,又多了一个商品——安宫牛黄丸。店铺老板明确表示,他只回收1993年以前的安宫牛黄丸,“因为1993年之前的药丸没有注明保质期,自1993年之后国家就要求必须注明保质期了,过期药品就失去收藏价值”。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药师王建平认为:“从理论上来说,药品的有效期不超过5年。但中成药可能有特殊性,行业内可能还是会认为老药如果保存得好,是有一定效果的。至于具体效果如何,只能见仁见智了。”
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督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也表达类似观点,一方面需求量在扩大,另一方面原有的使用天然原料的安宫牛黄丸在不断减少。再加之,有一些购买者根本不是用于疾病的治疗,而是用于未来以后的增值,作为一种收藏品了,所以就会使老安宫的价格进一步推高。
实际上,老安宫究竟有没有药效还不知道。1993年之前出产的安宫牛黄丸尽管有金衣在外面保护,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药效的不挥发,但时间久了药效仍然会消失。同仁堂药店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天然麝香、天然牛黄这些易挥发的芳香药会挥发如果超过有效期,药效还是会衰减。
各路中成药都在涨价
不光是安宫牛黄丸被炒作,近些年来,各类中成药价格都在悄悄上涨。
资料显示,2018年从年初开始,已经有近三成的中成药陆续涨价,川贝枇杷糖浆由原来的19元涨到了现在的29元,复方片仔癀软膏由40元涨到55元,云南白药现在的价格也已经提到每盒42元,而去年的零售价还约在25元左右。
据市界发现,2005年以来,片仔癀累计提价14次,从125元/粒调至2017年5月的530元/粒,12年间,涨幅高达324%。很显然,厂家的提价只是一部分,经过中间商等环节,到消费者手中的实价才是最终的价格。
据行业资深人士向市界透露,片仔癀涨价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家绝密配方(片仔癀和云南白药是国家唯二的绝密配方),另一个原因是医药原材料的涨价。片仔癀材料涉及垄断: 天然麝香作为片仔癀的重要材料,需要得到国家批才能使用。当前,全国仅有几家药企能使用天然麝香,因此价格受上游企业影响比较大,人工麝香的药效和天然麝香完全不能比。
其它中成药的强势涨价也逃不开这两个原因。太极集团最近的一次提价公告中就写到,“鉴于今年藿香正气口服液主要原料苍术等原、辅、包材价格持续上涨,为缓解公司成本持续上升压力”,太极集团称,从2018年11月1日起,公司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出厂价平均上调11%。
此外,中成药的药效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也成了涨价的幕后推手。2018年2月,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关于“川贝枇杷膏在美国走红”的消息传遍了国内网络,报道称由香港某公司生产的一种规格为300ml、国内零售价约为40元的蜜炼川贝枇杷膏在美国走红,甚至“卖到脱销”。枇杷膏的意外走红因其对治疗流感有奇效,一名纽约的建筑师在重感冒后,服用了他女朋友介绍的川贝枇杷膏,“在15分钟内就见效”。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中成药行业市场需求及前景分析报告》显示,中成药销售收入由2012年的4131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6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9%。预计2018年中成药销售收入将突破8000亿元。中成药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接受,市场需求量大增,拉动药价上涨。
(来源:市界的财富号 2019-02-26 08:14) [点击查看原文] |
|